【殷慧 劉文鵬】東亞禮樂文明的交通互鑒 ——評求包養價格《東亞〈家禮〉文獻匯編》

作者:

分類:

東亞禮樂文明的交通互鑒

——評《東亞〈家禮〉文獻匯編》

作者:殷慧 劉文鵬(湖南年夜學岳麓書院傳授;湖南年夜學岳麓書院博士研討生)

來源:彭湃新聞

時間:孔子二五七五年歲次甲辰正月十二日乙卯

          耶穌2024年2月21日

 

 

 

《東亞〈家禮〉文獻匯編》,吳震 / [日]吾妻重二 /[韓]張東宇 主編,上海古籍出書社2024年版

 

中華禮樂文明的傳承與發展舉世矚目,從“六經”到“四書”,從孔子以仁釋禮,到朱子禮理雙彰,為中華優秀文明的傳承、發展、傳播做出了主要的貢獻。由吳震、吾妻重二、張東宇配合主編的《東亞〈家禮〉文獻匯編》(以下簡稱《匯編》),是上海市教導委員會科研創新計劃嚴重項包養合約目標研討結果,并于2021年進選“十四五”時期國家重點圖書出書專項規劃、國家古籍收拾出書專項經費資助項目。《匯編》于2024年頭由上海古籍出書社出書,叢書十三冊,收錄中國、japan(日本)、朝鮮、越南以漢文撰寫的《家禮》文獻共五十一種。《匯編》由“總序”“凡例”“《家禮》文獻”“后記”四部門構成,每種《家禮》文獻前都附有“解題”,對作者情況、版本信息、重要內容、流布影響、研討狀況等都作了詳細介紹。《匯編》為當今學界研討東亞《家禮》的流傳、演變、影響等,供給了堅實且豐富的文獻資料。

 

一、《匯編》視野前瞻、立意高遠,多維擴展《家禮》研討視域

 

《家禮》是朱熹參酌古禮、隨順時俗,在接收司馬光《書儀》、程頤禮學思惟的基礎上所完成的一部有關家族(宗族)的士庶禮儀范本。朱熹《家禮》的降生與傳播,對宋代以降平易近間社會次序的構建具有主要意義。就其深度而言,《家禮》是宋代禮制下移的典范著作,它以構建士庶群體的儀禮規范為目標,將宗族建設與包養條件禮學思惟融會為一,儒家禮儀從思惟落實到生涯、經典轉化為常識,從而構建起一套相對完美的從冠、婚、喪、祭到日用生涯的士庶家族儀禮規范體系,轉變了士庶群長期包養體的禮儀實踐方法。朱熹在《家禮》中創造性設立的祠堂軌制最能展現這一衝破,此舉戰勝家廟世官世爵的限制,厘清北宋以來權要群體家族祭奠的混亂,以實現“尊祖敬宗,報本返始”的宗族建構。就其廣度而言,朱熹《家禮》不僅深入影響其后的元、明、清三朝,並且輻射到朝鮮、琉球、越南、japan(日本)等國家,產生了極具地區特點的《家禮》研討性、實踐性著作。

 

學界過往對朱子的研討,多集中在哲學或倫理品德層面,與之比擬,作為朱熹思惟體系主要組成部門的《家禮》及《家禮》自己的發展流衍,關注度仍然不夠。歐美學界,伊佩霞傳授較早翻譯并從儒家文明與禮儀實踐的角度研討了《家禮》[1],但響應與深刻討論者依然寥寥。作為《匯包養行情編》主編之一的吾妻重二傳授,洞察到《家禮》影響之深、廣與當下研討之初、淺的不婚配現狀,曾在其多本論著中反復強調《家禮》的主要性,并呼吁學界對《家禮》展開相關研討任務。[2]事實上,在《匯編》的“總序”中,同樣展現出吾妻傳授對今朝《家禮》研討缺乏所抱有的深切關懷:“總而言之,我們還有兩個主要的研討課題:儒家和朱子學中的禮儀實踐問題,以及‘家禮’在東亞各國的接收和轉變問題。”[3]以上是《匯編》的最基礎關切處,即通過對東亞《家禮》文獻的彙集,為學界進一個步驟研討《家禮》的發展、影響開拓途徑。

 

值得關注的是,《匯編》將中國、朝鮮、japan(日本)、越南四國《家禮》文獻優選集成,此種編纂情勢背后顯示出編者將東亞視作“一種視角或方式,來審視此中各種分歧文明的差異性、多元性特征”[4],以文明多元立場構建東亞家禮學的盡力。“禮,以時為年夜。”《家禮》來源于中國,后傳播至朝鮮、japan(日本)、越南等地,在異域生根發芽,也結出分歧果實。是以,《匯編》收錄東亞四國《家禮》文獻的目標在于打破“一國史”的局限與狹隘,防止墮入“中間對邊陲”“一元對多元”的獨斷地步,從而以宏觀的視野考核東亞各地區家禮學之間的互動與融會,以“原生態”的家禮學為出發點,疏浚經外鄉化轉化或思惟再生產之后而逐漸構成的朝鮮、japan(日本)、越南諸國家禮學,確定東亞各國之間《家禮》甚至朱子學的獨特徵與豐富性,為東亞諸國《家禮》研討展開進一個步驟同等對話的能夠。[5]同時,當我們強調東亞文明多元發展時,不克不及忽視東亞各國文明之間依然具有某種“一體”性存在,而《家禮》文獻、家禮學在東亞的展開也是對東亞“文明上彼此認同的基礎”[6]的一種解答。可以說,《家禮》為東亞各國配合搭建了一個充足交通、彼此爭辯的平臺,而東亞各國又在這種融合、爭鳴中走出本身的獨包養網比較特之路。

 

二、《匯編》文獻選本優良,為學界研討東亞《家禮》供給優質版本

 

從史料與特點來看,《匯編》所收錄的文獻藍本優良、珍貴,《匯編》團隊從各地廣搜異本,藍本來源往往不為本國所限。藍本來源有中國國家圖書館、北京年夜學圖書館、清華年夜學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東京年夜學、japan(日本)國立公函書館、關西年夜學、岡山年夜學、東京國立公函書館、早稻田年夜學中心圖書館、九州包養sd年夜學、年夜阪年夜學、京都年夜學附屬圖書館、花園年夜學、韓國國立中心圖書館、延世年夜學、哈佛年夜學、哈佛燕京圖書館、法國遠東學院、越南漢喃研討院等機構,可見其藍本來源豐富。此中刊刻次數較多、版本較多的《家禮》文獻往往又經過東亞《家禮》研討團隊專家擇優并反復校勘、考證。下舉五例加以說明[7]。

 

中國《家禮》篇的吾妻重二《家禮》匯校本,先后載于《朱熹〈家禮〉實證研討》與《〈朱子家禮〉宋本匯校》兩書,此本《家禮》以現存最早、最接近《包養平台家禮》底本的周復本為藍本,并以洪氏公善堂覆宋刊本、東京年夜學東洋文明研討所與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躲《纂圖集注文公眾禮》、《朱子成書》所收《家禮》、《性理年夜全》所收《家禮》、明版《家禮》、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家禮》、《校訂朱子家禮》、和刻本淺見絅齋校點《家禮》九本為校本,可謂網羅眾家。經吾妻師長教師從頭匯校后的《家禮》,“可稱‘定本’矣”[8]。

 

《纂圖集注文公眾禮》以躲于中國國家圖書館《纂圖集注文公眾禮》足本為藍本,并以中國國家圖書館所躲宋刻《家禮》五卷楊注附錄本、上海圖書館所躲《纂圖集注文公眾禮》十卷本為參校本。對于文本中含混處,按照行文前后語境、版印遺痕以及毛晉汲古閣舊躲宋刻《文公眾禮集注》殘本、周復本補。

 

《文公眾禮儀節》現存版本多至數十種,但晚期版本錯訛甚多,或文字含混不清,或存在缺頁等。相較而言,萬歷三十六年常州府推官錢時刊本印制清楚優美、錯訛較少,且該本在后世翻刻較多。故對《文公眾禮儀節》的校勘以japan(日本)內閣文庫所躲萬歷三十六年常州府推官錢時刊本為藍本,以哈佛年夜學所躲弘治三年順德知縣吳廷舉刊本、正德十二年明直隸承平府趙維藩刻本、正德十三年常州府重刊本為參校本。

 

《文公眾禮儀節正誤》一書,在japan(日本)有四家所躲,分別為京都年夜學附屬圖書館本、花園年夜學禪文明研討所本、靜嘉堂文庫本、無窮會本。編者詳細參考對比諸本,選擇最好文本作藍本。此中,京都年夜學附屬圖書館本為寫本,花園年夜學禪文明研討所本為精寫本,對京都年夜學附屬圖書館本內容進行訂正,有砂筆句讀,并于欄外用包養ptt砂筆加以訂正。而靜嘉堂文庫本、無窮會本雖都與花園年夜學禪文明研討所本同為一個系統,可是兩本都在內容上出缺掉,甚至靜嘉堂文庫本有錯頁與缺頁現象,兩本非為善本。故選花園年夜學禪文明研討所躲本為藍本。

 

《家禮考證》以韓國國立中心圖書館躲本為藍本,并參考japan(日本)國立公函書館內閣文庫所躲江戶手本,藍本中的異體字,收拾時多改為通行繁體字。藍本含混不清、難以辨認及闕處,則參考手本。

 

此外,在中國《家包養妹禮》篇,《家禮集說》《家禮節要》《家禮酌》等文獻并無目錄;朝鮮《家禮》篇,《退溪師長教師喪祭禮答問》《家禮考證》《家禮輯覽》《家禮輯要》等文獻并無目錄。《匯編》研討團隊皆添加之,以饗讀者。同時,《匯編》亦收錄諸罕見文本,如《祭祀私儀》,東京國立公函書館內閣文庫所躲林鵝峰手底稿,此來源根基為昌平坂學問所所躲,是林家代代相傳的珍貴寫本;《慎終疏節通考》《追遠疏節通考》二書的藍本是岡山年夜學附屬圖書館池田家文庫所躲寫本,是極其罕見的文本。[9]對海內稀缺文本的搜集有助于加倍周全掌握《家禮》發展情況。

 

“讀書不知要領,勞而無功;知某書宜讀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半功倍。”[10]不止于讀書,文獻版本的優劣與否對學術研討同樣主要,“版本誤選或因對版本的不睬解而產生錯誤的敘述,所形成的影響才是最最令人擔憂的”[11]。編進《匯編》中的諸文獻,都經過嚴格且精細的版本篩選、校勘、考證任務,從而為學界研討東亞《家禮》供給了堅實、優質的史料支撐。

 

三、《匯編》反應了南宋以降《家禮》在東亞的歷史變遷與分歧特征

 

從體系和內容上看,《匯編》所精選的五十一種《家禮》經典文獻,能夠深入反應《家禮》在東亞地區流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脈絡與發展特征。編者力圖以精要的文獻呈現出東亞各地區內部《家禮》發展的分歧類型;同時,東亞各國《家禮》文獻基礎依照著者生年先后擺列,前代對后代文獻、同時期文獻之間皆有深入包養站長的影響,使這些文獻成為《家禮》發展史中的一個環節。

 

中國《家禮》篇,收錄《家禮》文獻共13種,觸及宋、元、明、清四代,以文獻匯編的方法,勾畫出《家禮》的發展演變線索。宋代《家禮》共有兩本,其一為吾妻重二匯校本,此本是由當代學者吾妻重二師長教師以周復本為藍本,參照歷代眾本所校對出的今朝最接近祖本的《家禮》定本,以最為接近《家禮》真實面孔之文本作為中國篇以及整個《匯編》的首章;其二為《纂圖集注文公眾禮》,此本與周復本同樣源于楊復附注本,其又成為《朱子成書》本、《性理年夜全》本的源頭文獻,對后世朱子《家禮》文獻改編、增補起到了非常主要的感化。元代《浦江鄭氏家范》是《家禮》與治族經驗完善結合的范例,鄭氏家族通過實施《浦江鄭氏家范》,在宗族管理上獲得了極年夜勝利,對《家禮》的傳包養心得播起到主要感化。明清時期是《家禮》的茂盛期,《性理年夜全》本《家禮》的出現,意味著《家禮》作為官方認定的文本的正式登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從此《家禮包養留言板》成為官方所頒布的禮典,同時《性理年夜全》本的出現,幾乎規定了明代以后各種《家禮》刻本的主要走向,并進一個步驟影響到朝鮮和japan(日本包養網單次)《家禮》的刊刻和傳播。其后諸儒,為了使《家禮》能夠在現實中獲得進一個步驟落實,便開始對《家禮》文本進行分歧水平的損益,進而構成類型豐富的《家禮》文獻,并慢慢展現出《家禮》文本發展的分歧特點,如《家禮節要》《四禮初稿》《四禮約言》《家禮會通》,皆反應出《家禮》在發展過程中的簡約化、淺顯化、禮俗互動化;《家禮集議》反應落發譜對《家禮》“順水推舟”的改革;《滿洲四禮集》則體現了滿漢禮儀文明的新融會。

 

japan(日本)《家禮》篇,收錄江戶時期《家禮》文獻共25種,作為《匯編》主編之一的吾妻重二師長教師編有《家禮文獻集成·japan(日本)篇》一書,此書共九冊,自2010年至2019年陸續出書完成,是當代japan(日本)家禮研討的扛鼎之作,《匯編·japan(日本)篇》應當是由《集成》損益而來。據學者分類,江戶時代的《家禮》文獻,年夜致有兩年夜類別,“一類為《家禮》和刻本”,“一類為江戶時代知識人依《家禮》性包養甜心網命儀有所創改的禮書”。[12]在japan(日本)《家禮》篇文獻的選取上,《匯編》對此兩種重要文獻類型皆有反應,且為japan(日本)《家禮》文獻之代表。《新刻性理年夜全·家禮》、淺見絅齋校點《家禮》皆屬于《家禮》和刻本。對《家禮》喪祭二禮闡發的文獻,如《慎終疏節 追遠疏節》《慎終疏節通考 追遠疏節通考》《喪禮略私注》等;對《家禮》儀節考證與注疏的文獻如《朱子家禮筆記》《家禮儀節考》《文公眾禮儀節正誤》等;江戶朱子學者自創的合適外鄉禮俗的文獻,如《泣血余滴》《祭祀私儀》《葬禮考》《喪祭私說  幽人師長教師服忌圖附》《深衣圖解》等,皆屬于江戶時代知識人依《家禮》性命儀有所創改的禮書一類。japan(日本)《家禮》篇的諸文獻,能夠較為周全的反應出japan(日本)《家禮》的發展特點。

 

朝鮮《家禮》篇,收錄《家禮》類文獻共7種,橫跨十六至十九四個世紀。《退溪師長教師喪祭禮答問》開創朝鮮時代《家禮》研討的先河,成為日后朝鮮禮學發展的主要基礎資料。以退溪為代表的嶺南學派與李珥開創的畿湖學派通過不斷論爭、考辨將《家禮》研討不斷深化,假如說《退溪師長教師喪祭禮答問》尚處于懂得《家禮》階段,那么其后的《家禮輯覽》《家禮考證》,則使十六世紀后朝鮮《家禮》研討邁進考證階段。《禮疑類輯》對《家禮》的行禮規范進行增修正訂,是朝鮮后期“變禮書”的代表性著作。《四禮便覽》《四禮家式》,重視于《家禮》實踐層面,將《家禮》的名物度數的原始含義及其淵源與朝鮮時代的鄉土風俗相結合,是朝鮮“行禮書”的重要代表。[13]

 

越南《家禮》篇,收錄文獻4種,四種文獻具有一配合特點,即收拾《家禮》儀文,并以《家禮》為基準,試圖以中華儀式改革越南之流俗。《三禮輯要》包括家庭禮儀與部門王朝禮儀,并試圖周全引進以《家禮》所代表的中國禮儀;《四禮略集》考證《家禮》,不流于俗,并試圖以《家禮》改變《壽梅家禮》所形成的弊病;《文公眾禮存真》努力于解決《家禮》記載中所具有的疑義,刨除雜俗和釋教的影響,以重現真正的孔教喪葬禮儀;《家禮略編》以中國的古禮與《家禮》為基準,并兼顧越南國情和習俗,其基礎立場顯示了回歸孔教原貌的主張。這些文獻的撰寫時間,多集中于《壽梅家禮》刊刻風行之前后,反應了越南《家禮》發展的另一面向。

 

四、《匯編》為家禮學多維度研討供給主要的史料支撐

 

文獻史料,在學術研討中往往飾演著主要腳色,《匯編》所供給的《家禮》文獻,涵蓋了中國、朝鮮、japan(日本)、越南東亞四國共五十一種文獻,極年夜豐富了家禮學研討的原始文獻。內容夯實的文獻史料能夠為學者供給多面向、多維度的研討思緒。

 

起首,《匯編》為我們加倍精確疏浚《家禮》文獻包養網VIP版本的演變脈絡、分布情況供給文獻支撐。《家禮》版本眾多,且版本之間內容存在差別,而諸版本之間經過刊刻、傳播又構成了分歧版本系統。是以,可以應用《匯編》中豐富的《家禮》文獻,清楚《家禮》在流傳過程中所出現的每一版本的版刻特征、刊刻年月、遞躲源流,以縱向梳理各版本的先后傳承關系,清楚《家禮》文獻傳播史。同時,《匯編》也為研討其他著作的傳播供給文獻支撐。《匯編》中包括大批的《家禮》考證類著作,這些著作的論證資料,除包括廣泛性的禮書、史書、事典包養ptt文獻外,還有特別文獻,如japan(日本)著作《家禮儀節考》廣泛援用中國的《萬姓統譜》《國語注》《事文類聚》《古今韻會舉要》《文獻通考》《云麓漫抄》《金臺紀聞》《通雅》等文獻,朝鮮的《家禮考證》等文獻;japan(日本)著作《朱子家禮筆記》包括有朱熹的《文集》和《語類》、二程和張載的著作、《文公眾禮儀節》《家禮正衡》《性理年夜全》等中國文獻,《家禮考證》等朝鮮文獻,《文會筆錄》《家禮師說》等japan(日本)文獻;越南著作《四禮略集》除參照中國《禮記集說年夜全》《性理年夜全》《年夜明會典》《淵鑒類函》等官方敕撰書,《名臣言行錄》《文獻通考》等史政書,《家禮正衡》《讀禮通考》《家禮銓補》《四禮翼》《家禮辨正》等禮書外,還觸及《齊家實要》《留青新集》《疑難帖式》等日用類書。而這些文獻傳播的背后,其包養網ppt實質彰顯了東亞各國文明的多元互鑒,“一切文明的歷史都是文明借鑒的歷史”[14],文本在暢通傳遞中又展現出各國文明的彼此接收與碰撞。

 

其次,《匯編》為學界進一個步驟清楚各國《家禮》具體發展狀況、研討特點供給文獻支撐。在《匯編》所收錄的文獻中,含有大批的“變禮”儀節,如中國的《四禮約言》《家禮會通》《滿洲四禮集》,japan(日本)的《泣血余滴》《祭祀私儀》,朝鮮的《禮疑類輯》,越南的《家禮略編》。通過對《家禮》文本中“變禮”儀節的研討,能夠更為深入地提醒出《家禮》與分歧文明、政治、環境之間的彼此影響與建構關系;同時,對《家禮》在傳播過程中變與不變內容的厘清,也為學界進一個步驟審視“多元一體”東亞文明的具體內涵供給新路徑。

 

最后,《匯編》收錄的文獻不僅能夠為家禮學的多維度研討供給主要的資料支撐,並且此中所展現的禮學思惟、禮學實踐對促進當代中國積極實現“禮學的現代性轉化”以及東亞各國文明交通具有必定的現實意義。在現代東亞國家中,保存《家禮》實踐較深的當屬韓國,良多婚禮、喪葬、祭奠活動仍然以《家禮》為指南,除韓國之外,中國臺灣地區、越南等地同樣保存著《家禮》的某些傳統[15]。同時,在具體儀式之外,《家禮》中仁愛、寬厚、勤勞、節儉、遵法、奉公、敬業、尊老、慈幼、敬學等內容則是超出時代、地區的優秀價值理念,它們與現代化事業不相沖突,明天的社會主義焦點價值觀恰是在此基礎上凝練和歸納綜合出來的。[16]那么,若何將具體的禮儀與廣泛的價值理念彼此結合,則成為東亞各國彼此匯通、配合摸索的偉年夜主題。

 

結語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由吳震、郭曉東主編的《視域交匯中的經包養意思學與家禮學》已先由上海古籍出書社出書發行,此書收錄了來自中國、朝鮮、japan(日本)、越南四國19位學者的“東亞家禮學”論文,集中探討了東亞各國《家禮》書的傳播、發展、變化等系列議題[17],《視域交匯中的經學與家禮學》與《東亞〈家禮〉文獻匯編》同屬“東亞地區《朱子家禮》文獻收拾及其思惟研討”項目之下。兩書分別從思惟和文獻兩個方面,為學界逐漸開創出“東亞家禮學”這一研討新視域,信任今后的“東長期包養亞家禮學”研討也會隨著文獻的慢慢豐富、學術視野的開闊、觀點的不斷深化而成為學界關注的熱點。

 

此套《匯編》在文獻的搜集上可謂下足工夫,研討團隊由四國人員組成,文獻收拾、點校亦頗為盡心,是極為傑出的文獻收拾叢書。但世上無渾然一體之書,《匯編》在文獻的彙集上仍然存有某種遺憾,正如吾妻重二與吳震兩位師長教師所坦言:“由于本匯編旨在向中文學界供給《家禮》文本,是以我們只選擇了漢文著作,但實際上還有許多以日語、喃字、韓語等書寫的《家禮》文獻。例如,越南的《壽梅家禮》是越南最廣泛應用包養一個月的《家禮》文獻,現在還能在書店買到其越南語譯本,但此中多用喃字,所以在此不得不舍棄。”[18]“韓國《家禮》的文獻浩如煙海,張東宇傳授最後推薦的共有十四部,可是在編輯過程中,我們發現這部門的字數遠遠超過了中國宋元明清《家禮》文獻和江戶japan(日本)《家禮》文獻的重量,為求字數的總體均衡,不得已僅收錄了七部韓國《家禮》文獻,即使這般,其一百七十多萬字的重量也超過了中國和japan(日本)。”[19]雖文獻未全,但卻極具代表意義,仍然能夠彰顯越南、韓國(朝鮮)家禮學的重要面孔與獨特價值。

 

總之,《匯編》的出書,一方面彌補了東亞《家禮》研討中的文獻資料的缺乏,為未來《家禮》研討的繁榮與現代轉換的摸索,供給了豐富的文獻基礎。另一方面,我們等待主編團隊能夠在此輯《匯編》一起配合的基礎上再接再厲,未來能夠連續出書第二輯、第三輯,為進一個步驟推動東亞禮樂文明的交通互鑒以及一起配合研討繼續貢獻氣力。

 

【注釋】
 
[1] Ebrey, Patricia Buckley. Confucianism and Family Rituals in Impe包養網站rial China: A Social History of Writing About Rite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2] 吾妻重二師長教師在《朱熹〈家禮〉實證研討·序》中言:“事實上,《家禮》一書作為‘冠婚喪祭’之儀禮的實施手冊,自宋代以降便產生了宏大的影響。但是,對于包養感情《家禮》所具有的這層意義,在此之前并沒有遭到充足的關注。(吾妻重二著、吳震編:《朱熹〈家禮〉實證研討》,吳震、郭海良等譯,上海:華東師范年夜學出書社,2012年,第1頁)在《〈朱子家禮〉宋本匯校·sd包養序》言:“《家禮》一書是南宋朱熹所撰,是‘冠婚喪祭’禮儀的實施手冊,在日后產生了宏大的影響。隨著朱子學的廣泛滲透,《家禮》也成為人們所熟知的書,良多人都按著《家禮》所述進行了孔教的日常禮儀。但是,《家禮》的這種意義,在過往并沒有遭到充足的關注。”(朱熹撰、吾妻重二匯校:《〈朱子家禮〉宋本匯校》,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2020年,第1頁)在《愛敬與儀章:東亞視域中的〈朱子家禮〉》中言:“隨著朱子學的普及,《家禮》不僅在中國廣泛流傳,並且遠播至晚世東亞地區。在分歧國家分歧時代,有關《家禮》的接收、改革之方式及其感化等情況,今朝尚未獲得充足的解釋。”(吾妻重二著:《愛敬與儀章:東亞視包養犯法嗎域中的〈朱子家禮〉》,吳震等譯,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2021年,第20—21頁)
 
[3]吳震、吾妻重二、張東宇主編:《東亞〈家禮〉包養留言板文獻匯編·總序》(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2024年,第2頁。
 
[4]吳震:《東亞朱子學研討的回顧與反思》,《杭州師范年夜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1期。
 
[5]吳震:《中國善書思惟在東亞的多元形態——從區域史的觀點看》,《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5期;吳震:《東亞朱子學研討的回顧與反思》,《杭州師范年夜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年第1期;吳震:《東亞朱子學:中國哲學的豐富性展現》,《哲學動態》,2019年第1期短期包養
 
[6] 葛兆光:《明朝后無中國——再談十七世紀以來中國、朝鮮與japan(日本)的彼此認識》,關西年夜學文明交涉學教導研討基地ICIS編:《東アジア文明交渉研討. 別冊1》,年夜阪:關西年夜學,2008年,第24頁。
 
[7] 此五例《家禮》文獻的版本信息,分別載于吾妻重二:《家禮·解題》,吳震、吾妻重二、張東宇主編:《東亞〈家禮〉文獻匯編》(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2024年,第6—10頁;姚永輝:《纂圖集注文公眾禮·解題》,吳包養犯法嗎震、吾妻重二、張東宇主編:《東亞〈家禮〉文獻匯編》(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2024年,第4—5頁;姚永輝:《文公眾禮儀節·解題》,吳震、吾妻重二、張東宇主編:《東亞〈家禮〉文獻匯編》(第二冊),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2024年,第5—7頁;吾妻重二撰、董伊莎譯:《文公眾禮儀節正誤·包養網比較解題》,吳震、吾妻重二、張東宇主編:《東亞〈家禮〉文獻匯編》(第七冊),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2024年,第4頁;韓在勛撰、林海順譯:《家禮考證·解題》,吳震、吾妻重二、張東宇主編:《東亞〈家禮〉文獻匯編》(第八冊),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2024年,第5頁。
 
[台灣包養8] 朱杰人:《〈朱子家禮宋本匯校〉與吾妻重二的〈朱子家禮〉研討》,《國際儒學(中英文)》,2021年第2期。
 
[9] 此兩例《家禮》文獻的版本信息,分別載于吾妻重二撰、董伊莎譯:《祭祀私儀·解題》,吳震、吾妻重二、張東宇主編:《東亞〈家禮〉文獻匯編》(第四冊),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2024年,第3頁;吾妻重二撰、董伊莎譯:《〈慎終疏節通考〉〈追遠疏節通考〉·解題》,吳震、吾妻重二、張東宇主編:《東亞〈家禮〉文獻匯編》(第四冊),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2024年,第5頁。
 包養一個月價錢
[10] 張之洞著,范希增補正,孫文泱增訂:《增訂書目答問補正》,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第1頁。
 
[11] 葉純芳:《懂得版本的方式與功效》,《儒家典籍與思惟研討》第四輯,北京:北京年夜學出書社,2012年,第270頁。
 
[12] 彭衛平易近:《二十五種江戶時代稀見〈家禮〉寫本解題》,《古籍收拾研討學刊》,2021年第5期。
 
[13] 張東宇師長教師曾對朝鮮時代《家禮》書進行系統收拾,并將其分為考證、變禮、行禮、諺解四類,此中考證類77種、變禮類72種、行禮類139種、諺解類4種。是以,朝鮮篇所選《家禮》文獻,亦可代表朝鮮時期重要的《家禮》文獻類型。分類可參見張東宇:《朝鮮朝后期變禮書的發展:以〈禮疑類輯〉為中間》,吳震、郭曉東主編:《視域交匯中的經學與家禮學(下)》,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2022年,第890—904頁。
 
[14] 愛德華·W. 薩義德:《文明與帝國主義》,李琨譯,北京:生涯·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第309頁。
 
[15]吾妻重二:《吾妻重二談〈朱子家禮〉及東亞家禮文明》,載于《彭湃新聞·上海書評》,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3902065.
 
[16] 楊華:《中國現代的家禮撰作及其當代價值》,《湖南sd包養年夜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第6期。
 
[17] 吳震、郭曉東主編:《視域交匯中的經學與家禮學(下)》,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2022年。
 
[18] 吳震、吾妻重二、張東宇主編:《東亞〈家禮〉文獻匯編·總序》(第一冊),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2024年,第18頁。
 
[19] 吳震、吾妻重二、張東宇主編:《東亞〈家禮〉文獻匯編·后記》(第十三冊)包養俱樂部,上海:上海古籍出書社,2024年,第3頁。

 

責任編輯:近復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