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德國籍傳授包養網哈羅德·施耐德——
“為中國和世界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拿到獎章太讓人激動了!這份榮譽不僅屬于我個人,更屬于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德國籍傳授哈羅德·施耐德對記者表現,獲頒2024年度中國當局友誼獎既是對本身科研結果的認可,也是對未來任務的敦促,他將繼續在植物研討和保護領域開展任務,為擴年夜中國科研在全球的影響力持續盡力。
綜合運用古生物學證據和現代基因組學技術手腕,提醒晚期陸地植物來源于5億年前的冷武紀,比傳統認知提早了1億年;聯合全世界的專家學者,領銜樹立蕨類和石松類植物的全球分類系統;提醒生物多樣性背后的進化機制和演變悖論……近年來,施耐德帶領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宏觀進化研討組科研團隊獲得累累碩果。
施耐德曾任職于英國天然歷史博物館,在主要國際期刊上發表論文200多篇。2017年,他來到云南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在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開始了本身的研討任務。這里地處中國東北邊疆,是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區域。中國科學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在生物多樣性研討和保護、受威脅和珍稀瀕危物種遷地保育和熱帶叢林生態研討方面處于全球領先位置,豐富的熱帶植物資源、一流的科研設施和開放包涵的科研環境深深吸引著施耐德。
“中國的科學發展速率讓人著迷。在這里,我能與來自世界各地的科研伙伴配合探討問題。寬松的科研氛圍、開放的科研環境和美妙的發展遠景,讓我決定假寓于此。”施耐德介紹,他越來越享用在中國的生涯。現在,曾經習慣喝咖啡的施耐德在任務之余,更喜歡品上一杯普洱茶來放松心境。“中國科技成績令人欽佩,中國哲學聰明也讓我能用更開放的心態開展科研任務。”
“等待我們的研討能夠幫助世界更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環境淨化和生物多樣性喪掉的三重危機。”未來,施耐德計劃繼續留在中國,肩負起高層次人才的責任,發揮連接中國與世界的科研橋梁感化。“我愿意與各國同業一路,為中國和世界可持續發展作出更多貢獻。”他說。
日中醫學協會會長、中日友愛醫院名譽傳授小川秀興——
“進一個步驟深化日中兩國的醫學交通一起配合”
“我一向積極參與日中兩國皮膚科醫學交通一起配合,見證了中國皮膚科醫學領域的疾速發展。”2024年度中國當局友誼獎獲得者、日中醫學協會會長小川秀興與記者聊起本身與中國的不解之緣。
上世紀80年月,小川秀興投身中日醫學交通事業,被中日友愛醫院聘為名譽傳授。“我的父親曾在中國從事醫學教學任務,在北京度過的童年時光讓我對中國很有情感,也更有動力促進日中醫學交通。”中日友愛醫院是中國在改造開放后首批國外無償支援項目。作為中日友愛醫院的老伴侶,小川秀興表現,中日友愛醫院是中國現代化醫院的代表,近年來雙方在人才培養、臨床科研等方面一起配合不斷加深,交通結果豐碩,為服務兩國國民安康福祉發揮了主要感化。
從2015年擔任日中醫學協會理事長和會長以來,小川秀興又參與并促進中日笹川醫學獎學金項目協議續簽,為推動兩國在醫學、齒學、藥學、護理學等領包養網域交通一起配合發揮了主要感化。
笹川醫學獎學金設立于1986年,今朝共有約2400名醫務人員通過該項目赴日學習交通,為培養中國醫療人才、促進中日醫療一起配合發揮了積極感化。日中醫學協會作為項目主辦方之一,為中國研修學員供給了學習、生涯等多方面的支撐與幫助。小川秀興介紹,笹川醫學獎學金曾經以幫助中包養國學習japan(日本)先進醫療技術為主,現在則轉變為方便兩國醫學研討者相互學習的平臺,不僅增添了博士、博士后獎學金項目,還開設了旨在促進尖端醫學的配合研討課程。“我們將最年夜限制地發揮兩國優勢,互學互鑒,進一個步驟深化日中兩國的醫學交通一起配合。”小川秀興說。
“改造開放以來,中國的醫學教導獲得長足發展,教導機構的數量和學術結果日益獲得國際社會的認可。”小川秀興表現,中國重視吸引國內外高端人才推動創新發展,進步了中國的科技程度和經濟發展速率,也加強了與分歧國家的互利交通一起配合。日中醫學協會將繼續與中國同業在醫學、護理學等領域開展一起配合,“盼望我們能為增進日中國民福祉作出更多貢獻。”
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主席團第一副主席、哈爾濱工業年夜學傳授齊日科·謝爾蓋——
“與中國科學家配合創造世界級新技術”
“這是我來到中國的第二十三個年頭,我很高興看到白中一起配合不斷走深走實。”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主席團第一副主席齊日科·謝爾蓋對記者表現,他獲頒2024年度中國當局友誼獎,是對白中兩國一起配合豐碩結果的認可。
謝爾蓋在白俄羅斯科技領域享有盛譽,迄今已發表科學論文300多篇,出書著作3部,包養獲批專利25項,并于2017年獲得白俄羅斯國家科學技術獎。他重要從事傳感器研發,開發促進人類生涯數字化的新技術。“現在是人工智能時代,我所研討的高靈敏度傳感器有助于實現更快、更穩定、更舒適的人機交互,進而幫助人們更好天時用人工智能和智能機器。”謝爾蓋說。
2013年至今,作為白俄羅斯國家科學院的重要負責人,謝爾蓋參與中白300多家科研院所、高校和企業的交通一起配合,促進簽訂一起配合協議200余份。他推動樹立的中白產業技術創新中間成為中白科技一起配合互利共贏的典范,為中白科技領域的周全一起配合作出了主要貢獻。謝爾蓋說:“我們要進一個步驟加強與中方一起配合,培養富有創造力、高度專業的科研人員,確保聯合實驗室在未來持續運作,與中國科學家配合創造世界級新技術。”
近年來,謝爾蓋與哈爾濱工業年夜學(以下簡稱“哈工年夜”)堅持著親密一起配合。“哈工年夜不僅在中國工程技術科學領域占據主要位置,活著界范圍內也享有盛譽。”謝爾蓋表現,作為在緊密力學和微觀力學領域具有高程度科研才能的學府,哈工年夜擁有專業的科研人員和先進的研討實驗設備,“我們一起配合進行新技術開發,必定能不斷獲得新的結果。”
“促進世界繁榮發展是全世界科研人員的配合事業。”謝爾蓋表現,新一輪科技反動和產業變革正在深刻發展,中國將在人工智能等技術領域獲得更高的發展成績。他等待,白中兩國持續深化國際一起配合、不斷拓寬一起配合領域,攜手并肩,為世界科技進步與人類發展作出更年夜貢獻。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