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票平臺強制退票豈能賠代金券了事?
多位法令專家稱此舉分歧理有掉公正
“平臺犯錯,憑什么讓搶到票的消費者承擔后果?”河南鄭州年夜學生楊菲回憶起7月1日晚在某平臺搶到周杰倫濟南演唱會門票,一小時后卻被莫名強制退票的經歷,仍覺得憤怒。更讓她難以接收的是,消費者退票往往需付出票款20%甚至更高的手續費,而平臺單方毀約卻僅以200元代金券打發消費者。
近日接收《法治日報》記者采訪的專家指出,某平臺此次操縱掉包養誤不僅是技術破綻,更提醒出票務平臺與消費者之間長期存在的不服等規則——消費者退票需承擔高額手續費,而平臺單方毀約卻僅以小額代金券敷衍。
平臺方行為有何不當之處,能否違法違規?這般“霸王條款”,何時能了?記者對此展開采訪。
從狂喜到維權無門
7月1日晚,某平臺未經預告放出大批周杰倫濟南演唱會門票,多名用戶在此時間段內勝利購票。楊菲就是此中之一,她描述本身當時的心境是“狂喜”。
當晚22點23分,楊菲在該平臺勝利搶到門票并付出票款,收到了確認短信和檢票二維碼。僅僅一個多小時后,23點44分,她卻收到平臺強制退票的告訴。
“平臺在后臺直接操縱退票,我的賬號上卻顯示是本身主動提交的退票申請。”在楊菲給記者展現的截圖里,退票流程為:申請提交之后再由平臺審核通過,“我最基礎就沒有提交過任何退票申請,莫名其妙就以個人的名義完成退票的一切流程了”。
7月2日清晨,該平臺表演官方weibo發布情況說明稱,此次事務系后臺在模擬“二次開售超年夜流量”壓測過程中誤操縱。作為補償,平臺決定向受影響用戶發放200元無門檻表演代金券。
“200元代金券其實等于沒賠,想看的最基礎買不到,相當于沒用,並且我聽說用了代金券之后不難變‘黑號’,下次搶票更是難上加難。”楊菲說。
面對強制退票,楊菲的維權之路堪稱“蜀道難”:在線客服是機器人;電話客服推諉,讓等候“24小時回電”;回電后對機票飯店等衍生損掉,客服僅表現“可提交截圖爭取,不保證結果”,并強硬聲稱“不會有任何變動”。
“平臺把握絕對話語權,消費者總是弱勢一方。”楊菲深感無奈。
網上不少消費者對該平臺的處理方法也不滿意,紛紛喊話平臺“靠本領搶的票憑什么說退就退”。但是,消費者的喊話并沒有獲得平臺的公開回應,除往最開始承諾的發放200元無門檻表演代金券之外,該平臺此后并無任何表現。
有同樣遭受的還有來自四川成都的文密斯。她在7月1日晚搶到“回流票”(指首輪售票后退回或改簽的票)后也被強制退票。更蹩腳的是,她的一位伴侶因搶到9月21日的票(即7月1日晚放的票)而退失落了9月19日的票,付出了20%手續費后,卻因平臺強制退票導致兩場皆空。“濟南場明明還有二次開售(指演唱會門票在首輪開售之后,官方再次進行門票銷售的活動,凡是為初次售票后的余票以及退改票),不是沒票。”文密斯說。
可以請求現金賠償
經文密斯介紹,記者進進名為“周杰倫WQ”的社交群中,發現群內100多名被強制退票的消費者的質疑重要歸結為以下四點:
賠償計劃有掉公允。根據銷售條款,若消費者選擇主動退票,須付出20%的手續費,該手續費為現金付出,低至幾百元高至近千元,但某平臺退票付出的賠償計劃僅為200元代金券,明顯有違合同公允。
“操縱掉誤”可否成為平臺肆意退票的來由。平臺在通知佈告中以“任務人員誤操縱”為由退票,可是消費者無法辨別是員工錯誤操縱還是正常回流票的釋出,這般一來,平臺便可隨時撤回已售門票,嚴重損害消費者的符合法規權益。若此類先例存在,用戶購買的門票將隨時面臨被無端退回的風險。
明明有票卻強制退票。官方聲明稱本次流出門票源自首輪退票,意味著平臺手中確有足夠票源,且7月1日購買的票價與后續二次開售無異,卻仍被強制退票,這無疑是平臺責任和擔當的缺掉。
后臺操控退票流程涉嫌侵權。群內成員反應,平臺可在用戶未授權、未參與的情況下在后臺完成整個退票流程,此舉涉嫌侵略消費者的個人隱私權與信息平安。
這并非票務公司初次出現售票異常的情況。
6月28日,鹿晗西安站演唱會門票發售時,某網因技術毛病將原定于19:07開放的通俗場次誤設為優先購票通道,致使通俗用戶無法參與搶票,共有8128張票遭到影響。該網隨后發布通知佈告表現補償這部門消費者97折券一張以及優先權搶票權一次,該行為同樣引發消費者不滿。在第三方投訴平臺上,大批消費者表現這一行為有損消費者權益。
對外經濟貿易年夜學法學院傳授蘇號朋指出,平臺以“操縱掉誤”為由撤回門票,依據平易近法典,可認定為“嚴重誤解”,平臺有權撤銷合同,但是以形成消費者損掉,必須包養承擔“締約過掉責任”進行賠償。
中國政法年夜學傳授吳景明剖析,電子商務平臺私行撤銷已售服務,明顯違反電子商務法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平臺違法,就必須依法賠償或補償,不克不及單方面決定方法和金額”。
對于平臺僅供給代金券補償,受訪專家分歧認為分歧理。
蘇號豆割析,賠償旨在彌補消費者經濟損掉,現金更為恰當。代金券受限于應用范圍、時間和票源情況,能夠掉往實際價值,無法真正落實賠償。“消費者有權拒絕代金券,堅持請求現金賠償。”他建議,若平臺拒不矯正,消費者可向文旅部門、消協投訴或撥打12345尋求救濟;主管部門認定違法的,可予以行政處罰。
規則標準亟須完美
記者梳理公開資料發現,此類事務并非孤例。周杰倫、陳奕迅、蒲月天等演唱會均發生過平臺“強退票”,來由五花八門(誤操縱、異常訂單、重復購票等)。
在華東政法年夜學知識產權法令與政策研討院研討員楊勇看來,背后本源在于票務銷售、退票規則不通明,缺少有用約束,導致平臺“肆意妄為”。
“當前,依據《營業性表演治理條例及其實施細則》,以及文旅部、公安部相關告訴,監管重點在于打擊‘黃牛’倒票,維護市場次序。觸及平臺‘強退票’行為或未納進文旅部門的行政監管范圍。”楊勇說,對比消費者退票的高額本錢,平臺強退僅賠代金券,顯掉公正。
對此,楊勇建議,文旅、市場監管、消協等應聯動,制訂票務市場治理規則和行業標準,明確何種情況(如異常訂單)下平臺可“強退票”,并將其納進監管范疇。
“相關部門催促平臺企業完美用戶協議,依據平易近法典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相關規定,保證用戶符合法規權益。好比因平臺本身緣由‘強退票’的,由消協等部門,依據平易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令法規細化退票責任,如除向消費者退包養網心得還購票金額外,依照購票金額的必定比例向消費者賠償損掉;相關部門還應監督平臺企業制訂針包養網價錢對分歧情況、性質的購票、退票等用戶協議軌制,針對分歧情況設置分歧的退票標準、補償辦法、處罰辦法。好比因異常訂單等情況‘強退票’的,異常訂單數量達到幾多可以‘強退票’等。”楊勇說。(記者 趙麗 實習生 包養網排名宋昕怡)
發佈留言